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乡村振兴 >> 浏览文章乡村振兴
诸城市石桥子镇:肉牛产业促增收 “犇”向乡村振兴路
近日,走进诸城市石桥子镇新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场内,管理人员正在给膘肥体壮的安格斯黑牛添食加料,牛舍里一头头安格斯黑牛正津津有味地享受“午餐”。
谈起合作社,新疃网格党支部书记张学志满怀热情地介绍:“作为一名村干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带领群众一同让村子富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今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我们对原有的170余亩闲置院落进行改造升级,新上可存栏6000头安格斯肉牛的产业项目,目前已改建完成1.2万平米牛舍,引进母牛500头。”
据了解,新疃村今年建起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养牛场,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社员”的模式运营管理,实行“统一牛种、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五统一模式。村集体以2%的比例通过组织服务入股合作社,获得相应的利益分红。合作社成员每年保底收益1000元。
“我们提供‘全托管式’养牛,社员都不用发愁饲养和销售问题。下一步,我们合作社还将通过流转土地2000亩,形成集饲养、饲料加工、环境保护、肉牛生产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以机械化操作,回收青储等方式,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做成饲料,同时肉牛产生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促进粪肥还田,不仅节约成本,还解决养殖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打造真正的绿色种养循环一体化项目。”合作社养殖场负责人杨波说。
“家里的地粮食规模化经营托管出去了,现在牛也托管出去了,放在合作社里养,疫病防控、生态养殖技术有专人负责保障。我也不用操心费力,每年能保底收益1000元左右。”社员李先生高兴地说。
据悉,石桥子镇以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为目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行规模化经营为路径,整合现有养殖和土地资源,大力扶持发展肉牛产业,确立了“党建引领、转改并举、适度新建、种养循环”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肉牛产业发展计划,念好“牛字经”、培育“牛经济”,做好乡村振兴“牛文章”。截至目前,新增安格斯母牛500头,全镇存栏肉牛达到5000余头。力争利用1年的时间,新增基础母牛5000头,建成万头肉牛产业镇。(陈文龙 张宝昌 贾志凯)
【责任编辑:张帆】
下一篇:做新农青年,从北宅出发!青岛市崂山区北宅领跑乡村振兴“致富路”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
- 11-12山东菏泽定陶区市场监管局“快检
- 11-12山东泰安:深入推进“特供酒”清
- 11-07山东潍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大姜
- 11-06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巡馆进博会山
- 11-06山东单县:一碗羊肉汤“熬”成百
- 11-06新希望旗下美好美得灵食品公司1
- 11-06洞察烘焙新趋势 推动行业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