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文化旅游 >> 浏览文章文化旅游
服务地理标志发展、打造河东模式、助推乡村振
近年来,河东区依托地理标志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聚力打造“河东模式”,已发展沂州海棠、醋庄葡萄、梅埠甜瓜、太平大米等地理标志4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河东体系,高位推动。强化政策激励和引导,出台《河东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河东区加强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告的申报主体(政府、协会、企业)给予一次性资助。2019年以来,分别对沂州海棠、醋庄葡萄、梅埠甜瓜等3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主体给予资助,共资助24万元。制定《河东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将依托地理标志培育壮大的河东区特色产业纳入规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鼓励学术机构、科技公司等为企业提供地理标志申报使用咨询、代理等服务。
选准河东特色,典型带动。将地理标志申报使用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挖掘河东特色产品着手,组织人员对其生产历史、工艺传统、品质特征、人文特点等进行调查论证,促进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调研基地作用,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使用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荐“太平大米”为2020年申报地理标志项目,以沂州海棠、醋庄葡萄、梅埠甜瓜、太平大米、八湖莲藕、刘店子草莓等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做大做具有河东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制定河东标准,规范引动。围绕海棠、葡萄、甜瓜、大米、莲藕、草莓、蔬菜、狗肉等产业,出台《河东区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发布《沂州海棠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含8个技术标准的市级地方标准),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文件。获得保护的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已有1个产品制定了地方标准,建立了海棠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实现了采种育苗、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加工、包装与贮运等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建立起“地理标志产品+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产日趋规范化、标准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
打造河东品牌,执法驱动。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与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管,着力专项整治,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春雷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行动,严格监控标志的使用情况,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名优形象,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截至6月12日,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涉农商标、地理标志、侵权假冒案件14件,罚没金额8.46万元,移送公关机关处理侵权假冒案件1件,有力保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特色、品牌形象。
展现河东风采,宣传鼓动。积极开展质量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组织有关部门及企业参加集中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地理标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场演示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方法,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0余份。借助河东融媒体、在临沂知天下、琅琊网、食品安全网等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支持和参与打击地理标志产品侵权假冒工作。办甜瓜节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节、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组织执法人员、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讲解地理标志产品识假辨假维权等知识,举办现场咨询培训13场次,深入宣传打击地理标志产品侵权假冒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地理标志申报、使用、保护、维权氛围。
下一步,河东区将全面推进河东模式,深入挖掘地域资源特色,全力推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立强
【责任编辑:张帆】
下一篇:用好知识产权质押 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
- 11-12山东菏泽定陶区市场监管局“快检
- 11-12山东泰安:深入推进“特供酒”清
- 11-07山东潍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大姜
- 11-06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巡馆进博会山
- 11-06山东单县:一碗羊肉汤“熬”成百
- 11-06新希望旗下美好美得灵食品公司1
- 11-06洞察烘焙新趋势 推动行业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