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临沂市兰陵县:一粒种子的“绿游记”

食安山东网 2025-4-12 21:03:58 来源:食安山东网 作者:冯磊

  “苍山蔬菜”占据江南市场40年,深受长三角市民喜爱。但近年来,随着徽豫鄂、云贵川等地蔬菜涌入长三角市场,老牌的“苍山蔬菜”也在承受一波又一波市场浪潮的冲击。当此境况,“苍山蔬菜”如何长久站稳脚跟?兰陵县从一粒优质种子做起,育好苗,种好菜,开启了一粒种子的“绿游记”。

  走进兰陵县生升鸿强农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生产订单产品,一袋袋配方基质走下流水线直接装车。“培育好苗,仅靠土壤肥沃远远不够,配方基质如今成了育苗的不二之选。”生升鸿强负责人朱兴杰对记者表示。

  生升鸿强基质厂位于兰陵县,母公司是中国基质行业的先进代表,也是一家将可再生原料作为基质原料的公司。2023年9月,生升鸿强基质工厂在兰陵县正式投产,填补了山东优质育苗基质市场的空白。项目年产基质超30万立方米,可供应200万亩蔬菜的育苗。

  为什么要在自家菜地边上建基质工厂?项目主导者郭军见有独到的见解:“工厂建成后,不仅解决了生升农业向北方市场发货不便的难题,更使鸿强育苗实现了从基质、育苗、种菜到回收的闭环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

  在肥壮的基质里,“苍山蔬菜”的种子次第发芽,苗子茁壮生长。以往,种菜就是土里刨食;如今,在兰陵,喝“水”长大的蔬菜已不鲜见,工厂式蔬菜培植基地在这里比比皆是。

  走进兰陵县代村“华夏菜园”,占地1.2万平方米的物联网智能化温室里,各类蔬菜自由生长。“华夏菜园”负责人刘雁滨团队研究的漂浮水培技术,可以用“神奇”来评价。用定植板将幼苗直接漂浮于栽培槽的水面上,依靠营养液为根部提供充足的营养,生长周期为一个月,一年能连续收获8次以上,有利于进行工厂化生产,而且产出的蔬菜新鲜、安全。

  “不仅种菜,采摘也已经脱离了人工,采摘机器人通过编制程序,即可完成对蔬果等农作物的采摘、输送等相关作业任务,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费用,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刘雁滨介绍道。

  纵观一株嫩芽的花式成长,智能化种植是兰陵大菜园鲜明的特征。把什么品质的蔬菜送上餐桌?“苍山蔬菜”追求标准化,随身携带的“体检报告”让广大消费者吃的放心。

  天刚蒙蒙亮,位于向城镇的鲁南蔬菜批发市场早早醒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开始了一天的吞吐作业。“现在每天从这里发出去的车辆有300台,满载‘苍山蔬菜’运往全国各地,一天就有3000吨产自兰陵的新鲜蔬菜走向全国的餐桌。”市场负责人郭振伟告诉记者。

  十几分钟内同时检测100多个项目,检测精度可达到十亿分之一;这一强大的功能,出自兰陵县检测检验中心引进的国际先进检测设备。“我们为走出家乡的每一种、每一批次蔬菜出具‘体检报告’,这样,兰陵发往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蔬菜就能直接走上市民餐桌。”兰陵县检测检验中心副主任杨柏云说。

  “苍山蔬菜”走天下。数据统计,兰陵蔬菜生产基地228个,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到20多万亩,其中对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26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家;年产500万吨蔬菜,有300万吨左右销往长三角地区。

  出产地,拓渠道,奔市场,兰陵县一粒种子的巡游,“游”出了一片大市场,“游”出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激发出“苍山蔬菜”长绿江南的生机与活力。(冯磊)

【责任编辑:徐荣】



关键字:食安山东网
上一篇:山东招远毕郭镇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