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山东潍坊寿光: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版图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坐标。这里不仅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更是中国设施农业的发源地、农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食品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高地。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从单一生产到全产业链布局,潍坊寿光用四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成为保障国家“菜篮子”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
从“土棚经济”到“智慧引擎”:寿光蔬菜的产业升级之路
20世纪80年代,寿光三元朱村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诞生,改写了中国北方冬季无新鲜蔬菜的历史。这些用竹竿和塑料薄膜搭建的“土棚”,不仅让寿光农民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财富跨越,更开启了中国设施农业的工业化革命。40余年间,寿光蔬菜产业经历了四次标志性升级:从土墙竹竿棚到钢架无立柱棚,从人工控温到物联网智能温控,从经验种植到数字化管理,从分散经营到产业集群化发展。
今天的寿光,15.7万座现代化蔬菜大棚鳞次栉比,6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中,智能温室占比超过30%。棚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无人机巡检病虫害,区块链技术溯源每一棵蔬菜的“前世今生”。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主导制定番茄、黄瓜等6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将“寿光经验”转化为“国家标准”,推动全国设施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升12个百分点。
科技赋能: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寿光样板”
在寿光,农业早已突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成为高科技密集型的战略性产业。这里聚集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23家科研机构,建成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寿光研发中心等42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在洛城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120亩的“植物工厂”颠覆传统种植模式。多层立体栽培架上,生菜、草莓在LED光谱的精准调控下生长,营养液循环系统替代土壤,机器人自动完成播种、移栽、采收。这种“计算农业”模式使单位面积产量达到露地种植的40倍,水资源利用率提高90%。在田柳镇,全国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云种菜”模式,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即可认领菜园,实时查看作物生长,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供应链。
全链协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态体系
寿光的蔬菜产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生产端的科技创新,更在于构建起贯通研发、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1.5万吨,价格指数成为全国蔬菜行情“风向标”。从这里出发的蔬菜,12小时内可抵达京津冀,24小时覆盖长三角,48小时到达粤港澳大湾区。
在产业链延伸上,寿光培育出天成食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发冻干蔬菜、预制菜、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投资15亿元的蔬菜深加工产业园,引进FD冻干技术、超高压杀菌等先进工艺,将普通蔬菜增值5到8倍。在品牌建设方面,“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45亿元,桂河芹菜、浮桥萝卜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矩阵体系。
绿色革命:探索可持续农业的“寿光方案”
面对资源约束和生态压力,寿光率先发起“绿色革命”。全国首创的“秸秆还田+生物菌剂”土壤改良模式,使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熊蜂授粉+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推广面积达85%,化学农药用量得以减少;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万亩盐碱地通过“台田模式”改造成高效农田,创造出“盐碱地里种出优质菜”的生态奇迹。
在碳减排领域,寿光建成全国首个设施农业碳足迹核算体系,推广光伏农业大棚5万亩,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48万吨。2023年,寿光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设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向新而行:数字农业开启“未来农场”新图景
站在新起点,寿光正以数字化转型重塑农业生产力。投资20亿元的蔬菜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种植管理、质量检测、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模块,实现产业链全要素数字化。农民通过手机APP即可获取AI种植建议、在线农技培训、病虫害智能诊断服务,传统“庄稼把式”变身“数字农人”。
在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大棚的“虚拟双胞胎”,通过模拟不同环境参数预测产量;区块链技术让每个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成为“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档案、检测报告、物流轨迹。在孙家集街道,全国首个“蔬菜元宇宙”体验中心,通过VR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从种子萌芽到果实成熟的数字化生长过程。
立足全国:打造乡村振兴的“寿光范式”
寿光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发展,更在于其可复制、可推广的带动效应。作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黄埔军校”,寿光累计向全国输送技术人员20万人次,在西藏、甘肃、云南等地建设农业园区100多个,带动3000多万农户增收致富。每年举办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50多个国家参展,成为全球农业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寿光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菜农+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2万人,发展专业合作社2800家,构建起联农带农的利益共同体。2023年,寿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1,绘就共同富裕的生动图景。
从“一棵菜”到“一盘棋”,寿光用创新实践诠释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这里诞生的不仅是优质蔬菜,更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产业范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寿光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科技创新的实力、全链协同的合力,持续输出乡村振兴的“寿光经验”,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着齐鲁大地的智慧与力量。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中国农业的未来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徐荣】
下一篇:没有了
- 03-24山东潍坊寿光:以新质生产力引领
- 03-24德州市临邑县创新构建网络餐饮信
- 03-23山东佑军醉酒业有限公司:以诚信
- 03-21预制菜:在规范与创新中寻得破局
- 03-21山东威海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百
- 03-21山东滨州:群策群力会商“把脉”
- 03-21山东青岛崂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
- 03-21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
- 03-20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开展“3·1
- 03-20山东沂源县打出“1+5+1”合
- 03-20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部署2025
- 03-20山东整合放心消费“政策包”
- 03-19临沂市河东区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组
- 03-19山东深化粮食收储改革 筑牢“
- 03-192025中国农产品电商高层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