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茶产业需形成“茶叶+”效应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茶产业的规模颇为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茶叶产量355万吨,增产6.1%。天眼查数据则显示,我国现存茶叶相关企业163.8万余家,其中今年前4个月,新增注册企业5.6万余家。而从地域分布上看,福建、广东和云南三地茶叶相关企业位居前列。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茶产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一方面,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升了中高档茶叶的整体消费档次,一些知名品牌的名优茶消费价格普遍偏高,但并未形成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品牌效应不佳的茶叶,即便与名优茶位于同一地区,往往价位也不理想,对于中小规模的茶叶企业并不利。
这样的分化也在影响着茶叶出口。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我国茶叶出口11.85万吨,同比增加1%,但是出口金额为4.43亿美元,出口均价为每千克3.74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1%和21.7%,出口均价低于部分主要茶叶生产国。究其原因,海外市场与我国茶叶消费习惯不同,一方面,部分国家的消费者对于我国名优茶的嫩芽、口感和香气等特质并不“感冒”,饮茶主要用于去油解腻,对名优茶的出口不利;另一方面,我国也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茶叶企业和相对应的品牌,影响“中国茶”理念的推广。
事实上,茶叶企业的收入来源,并不局限于茶叶店,包括茶文旅、新茶饮等。正因如此,茶产业需要向多元化发展,形成“茶叶+”效应。在位于乡村的茶叶生产地,在民宿中泡一杯新茶,一览茶园景色正在成为新的网红旅游方式,而在位于城市的商圈里,新中式茶饮正在得到年轻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在这样的情况下,茶叶企业要把握好市场的新动向,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茶叶+”产品,并开拓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也要用好线上营销,包括线上推介和线上销售等,以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
当然,这样的多元化发展同样适用于国际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因为当地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收入水平的不同,对于茶的用途定位和消费需求是不同的,茶叶企业同样需要开发不同的“茶叶+”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是照搬国内市场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经验。
更为关键的是,不论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开拓海外市场,茶叶企业都应立足于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因为这是“中国茶”最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如何用好这一核心竞争力,则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责任编辑:张帆】
下一篇:潍坊农产品质量建设“新标准 新模式 新方法”
- 11-15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蹄疾步稳 高
- 11-14食品工业减盐:有力有效,不能“
- 11-14山东蒙阴开展养老机构、建筑工地
- 11-14山东东平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
- 11-14山东莒县严打假劣肉制品 守护城
- 11-14山东新泰:强化医疗机构食堂餐饮
- 11-14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开展外卖餐饮食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