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不遗余“粒”,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产丰收。但粮食在收割、储存、加工等环节的损耗现象一直存在,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粮食增产的“无形良田”。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对于节粮减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倡导“新食尚”,树立崇尚粮食节约的文明理念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针对粮食浪费问题,采取了很多有力举措,“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在各地兴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中国积攒了丰厚的粮食家底,增强了粮食安全底气,餐饮浪费却是中国粮仓的“硕鼠”。“舌尖浪费”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资源浪费,还影响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关系14亿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越是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时候,越是要看到粮食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受自然环境、外部环境等影响较大,必须重视粮食问题,下好“先手棋”,做到居安思危,从珍惜“一粒米”做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欲事立,须是心立。守护粮食安全底线,关键在遏制“舌尖浪费”、力戒“舌尖剩宴”。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该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面对如此巨大的粮食浪费,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认清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整治“舌尖浪费”上狠下功夫。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摆宴席、点菜不“光盘”、外卖吃不完扔掉……这些都是陋习,是餐饮“消费”,却也成了粮食“浪费”。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既要主动抵制,更要倡导“新食尚”,比如,半份菜、小份菜、按需就餐、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等。树立正确节约观,引导消费者“吃多少点多少”,让“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蔚然成风,让舌尖上的“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增”。
“难问题”离不开“硬措施”。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让“新食尚”成为新常态,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率先示范,不遗余“粒”抓粮食浪费问题,既要做好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加入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队伍,也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粮食安全人人有责,要注重言传身教,培养节约习惯,着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
“小米粒”牵动“大民生”。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关键一步,要强化“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畅,等于白抓”的观念,让“节约”入心入脑入行,珍惜劳动人民用汗水浇灌而来的每一粒粮食。(王继发 蒋俊伟)
【责任编辑:徐荣】
下一篇:山东临沂莒南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县限制茶叶过度包装标准培训会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
- 11-12山东菏泽定陶区市场监管局“快检
- 11-12山东泰安:深入推进“特供酒”清
- 11-07山东潍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大姜
- 11-06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巡馆进博会山
- 11-06山东单县:一碗羊肉汤“熬”成百
- 11-06新希望旗下美好美得灵食品公司1
- 11-06洞察烘焙新趋势 推动行业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