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保健食品 >> 浏览文章保健食品
严防保健品“坑老”
不少老年人面临不同程度慢性病的困扰,让他们对保健产品有着更高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始终是重灾区,虚假宣传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在虚假宣传的加码之下,一些商家为了高利润销售假冒伪劣保健产品;另一方面,中老年消费群体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健需求逐年扩大,一旦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很容易被不法商家钻空子。
虽然国家的打击力度也在增强,但是不法商家的犯罪手法也越来越“高明”,比如采取“不见面”的隐蔽交易方式,将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一一拆分、层层隔离风险等,都给公安机关的溯源打击增加了难度。
相关部门正在创新手段,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精准掌握相关经营主体信息,一旦经营出现异常,立刻开展线下摸排,对犯罪行为露头就打。一方面,相关部门正在继续加大对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完善立法监管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宣传方式,对模糊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同时,监管部门提出要促进源头治理,让监管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
不少商家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后,瞄准老年消费群体,安排业务员伪装成电视购物健康顾问、专家学者、电商主播等,对老年人精准推荐产品。由此可见,督促电商、物流等相关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每一个环节入手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也很关键。此外,不少地区还开始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科普宣传工作,帮助老年消费群体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强化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提升辨别能力。
大多数购买过保健食品的消费者都知道,保健食品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蓝帽子”标志。但是原有的保健食品标志规定对图形比例、颜色标准等具体内容并没有做出详细要求,企业标注存在一定差异,也有不少品牌打“擦边球”,利用类似图案混淆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进一步规范标注保健食品标志,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明确了保健食品标志框架、图形比例。
今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正式实施,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式消费、预付款“跑路”等消费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规范性制度和措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其中,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保护机制,特别设置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类产品无理由退货制度,规定经营者通过上门推销、会议营销、集中授课、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体验、免费或者低价旅游等方式向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类产品或者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产品的,老年消费者有权7日内无理由退货。
网络消费的便捷也让很多不了解手机操作的消费群体有了新的烦恼,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呢?对此,不少地方提出进一步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有的App通过自动续费优惠吸引消费者选择,如果忘记取消就要花“冤枉钱”,深圳要求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网络交易经营者征得消费者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在消费者开通服务前,要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告知服务的内容,扣费的金额和方式等信息;在服务期间,要为消费者提供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服务的途径。深圳特别提出经营者需在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消息推送等有效途径将服务内容、扣费金额等事项告知消费者。
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预付式消费问题,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进行了预收款监管的实践,进一步从合同、第三方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丁晓冰)
【责任编辑:张帆】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鼓励特殊食品企业优化包装标签
- 11-15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蹄疾步稳 高
- 11-14食品工业减盐:有力有效,不能“
- 11-14山东蒙阴开展养老机构、建筑工地
- 11-14山东东平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
- 11-14山东莒县严打假劣肉制品 守护城
- 11-14山东新泰:强化医疗机构食堂餐饮
- 11-14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开展外卖餐饮食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