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乡村振兴 >> 浏览文章乡村振兴

山东安丘生态农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食安山东网 2025-6-3 21:39:33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作者: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黄坤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98万亩特色农产品亩均收入达2万元,生态农场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突破216亿元……一连串数字清晰勾勒出安丘市以生态农场为引擎,推动全域生态农业加速升级的实践图谱。

  近年来,安丘市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整建制推进试点市,聚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以生态农场建设为核心,创新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联农带农长效机制,创推“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出一条以生态标准筑基、联农机制赋能、品牌价值增效的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更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生态标准重构:“双码认证”为农产品贴上“数字通行证”

  安丘市以生态优先为核心理念,通过制定生态农品标准、推行全链条数字化监管,构建起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环节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安丘市创新研发全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汇集全市60多万个地块、171处集贸市场、187家加工企业的种植、加工、存储、交易等2100多万条实时数据。采用国内、国际最严格的标准,国内外标准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安丘市农安中心副主任李坤清介绍说。安丘市还联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目前安丘大姜、大葱、小米等13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制定安丘大姜、安丘大葱等13个品类生态农产品标准及生态农场建设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如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40余万亩,带动10万农户参与。安丘市在全国首创“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码认证体系,为农产品贴上可追溯的“数字通行证”。比如,凌河街道汇海生态农场的西红柿凭借“双码”认证,售价高出市场40%。依托大数据平台,在农业生产中嵌入“智慧芯”。长生源生态农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手机远程操控大棚温湿度,病虫害发生率下降40%,生产效率提升60%。“生态农场是‘最小标准化单元’。”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海龙说,“通过159家农场示范,我们把小农户纳入生态体系,让每块田都变成‘绿色车间’。”

  联农机制激活动能:从“单打独斗”到“共享共富”

  安丘市以生态农场为载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就业带动等方式,构建“产业增值、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共富机制。在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217个不同品种的小青桃掩映在桃叶间。农场负责人算起“共富账”:“我们低价向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10%回购达标蜜桃,农户可通过入股享受年度分红。”产业集群式联农,全链条释放“1+1>2”效应。凌河街道“汶水红·凌河韵”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整合7个村资源,建成红芽姜种植基地等特色项目,实现红芽姜错峰上市,最高售价达40元/斤,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该片区还引入汇海生态农场等龙头企业,年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金融活水浇灌“风险共担”土壤。“今年,市政府出台了《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惠及3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孙海龙介绍。

  品牌战略实现价值跃升:以“安丘农耕”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我们的产品品质得到北京、上海等地客商认可,其中,种植订单有机土豆100亩左右,订单售价达2.6元/斤,高于市场批发价3—4倍。”安丘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协会会员单位——雅茹生态农场负责人王雅茹介绍。安丘高标准打造“安丘农耕”品牌矩阵,整合大姜、蜜薯等300余种产品,农产品年销售高端市场20万吨,平均溢价率达25%。安丘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搭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矩阵,构建“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质农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三级培育梯队。目前,安丘拥有119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等国字号品牌,其中涵盖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护范围。安丘市将以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为目标,持续深化生态标准、联农机制、品牌建设三大创新,力争到2026年实现生态农业产值翻番,带动20万农户人均增收3万元。从生态标准的“硬实力”到联农机制的“软实力”,从品牌价值的“爆发力”到全域共富的“持久力”,安丘市正以生态农场为支点,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常雅晴】



关键字:食安山东网
上一篇:山东青岛“国字号”农产品再上新 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
下一篇:山东莱西“共富食集”激活乡村共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