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山东茌平:跳出传统发展思维束缚 农业转型升级“昂首阔步”
作为鲁西北地区县域经济排头兵,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非常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该区不仅工业产值连创新高,农业发展也大放异彩不断取得突破。尤其近年来,茌平区跳出传统发展思维束缚,大力引入先进农业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得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
化枳为橘,拓宽设施农业发展空间
走进茌平信发农业产业园玻璃大棚,一株株生机盎然的橘子树格外引人注目。据信发农业公司董事长白东林介绍,他们引进的橘子品种评价指标有37项,经过测评,该企业种出来的柑橘各项指标优良,试种取得初步成功。据了解,2024年5月,信发农业公司携手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了“橘生淮北”项目。在柑橘专家指导下,信发农业从广西、湖北等地引入了红美人、葡萄柚、温州蜜柑、翠蜜金柑等6个柑橘品种,共计260棵柑橘树。经过精心培育,这些柑橘树均已开花结果。
为何地处北方的聊城茌平可以“化枳为橘”?信发农业公司负责人白东林一语道破玄机即设施农业满足了柑橘树生长所需要的各类条件。在他看来只要为柑橘创造出合适的生长环境,北方同样也能种出南方味道。甚至在品相上更胜南方种植区一筹。
百闻不如一见,身处信发农业产业园智慧化试验棚内可以看到智能设备如有敏锐的“感知神经”,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水肥含量等关键因素进行实时、精准的调控,为柑橘打造出接近于南方的生长环境。
据试验大棚负责人张波介绍,上述试验大棚前期经过土壤和水质改良,移植过来的柑橘树成果率都很高,喷雾系统能持续增加棚内空气湿度,空调系统根据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水肥等都是定时定量,以满足柑橘所需的各种生长条件。为“橘生淮北”项目持续推进打下基础。
“智慧”管理,打造现代农业齐鲁样板
蓬勃发展的茌平农业可谓气象万千,信发农业产业园试验棚只是该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而已。
位于茌平区乐平铺镇的小刘村设施农业项目区,不仅柑橘试验大棚“硕果累累”,隔壁大棚,试验种植的高山杜鹃也正绚烂绽放;在设施先进的“四季棚”内,恒温恒湿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此时,樱桃树枝头已热闹非凡,一簇簇小巧玲珑的果实开始悄然坐果;100多亩的玻璃温室大棚,一颗颗草莓状如“珠帘”顺垂而下,与翠绿的藤蔓彼此交织,相映成趣。据草莓大棚负责人刘哲介绍,这种三层立体种植技术,实现了上中下空间的梯度利用,如同为草莓搭建了一座多层的“空中楼阁”。相较于传统的平面种植模式,其空间利用率大幅增加了2倍,每亩产量能突破2万斤。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聊城茌平区农业现代化成果有目共睹,智慧农业当属首功。近年以来茌平区斥巨资打造的鲁西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国内首个三产联动、双园共创,实现零碳目标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实现大棚自动开窗、卷帘、调温等11项智能化管控,还可通过内循环系统将工业企业余热、二氧化碳输送至种植园区,转化为“绿色能源”。工业余热通过管道被输送至棚内,确保一年四季温度可控,让樱桃、草莓、柑橘在“温控房”中茁壮生长。
除此之外鲁西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管控和“绿色能源”还为“南果”“北果”量身定制了生长方案,自动给予相应的温、光、气、水、肥,让它们可以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下扎根于此茁壮生长。另据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园区内近200个大棚墙体采用大宗固废生产的砌块建设,不仅增强了棚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还使得大棚的土地利用率比传统大棚增加了120%。同时,茌平化工园区产生的工业余热、液氨被输送至农业园区,有效提高了工业余热的利用率,每年可节省标煤6880余吨。为当地节能减排做出不小的贡献。
“鱼樱共生”打通生态渔业循环路径
在智慧化设施农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茌平区水产养殖业也不落人后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渔业养殖新模式,运用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鲈鱼养殖“工厂化”,效率较传统坑塘提升30倍,亩产效益可达10万元以上。 作为茌平区首家工厂化养鱼项目,信发集团农业有限公司鲈鱼养殖基地以其前沿的科技装备与高效的养殖模式,彰显十足的“科技范儿”和现代“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水质调配,等达到最佳的养殖条件时,就会投放鱼苗。所有设备都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操作,后期配备上机器人投喂饲料,此次新建设的3层立体养殖工厂可以实现‘无人化’养殖。”项目负责人宋庆磊谈起鲈鱼养殖基地科技化水准,分外自豪,溢于言表。
经过实地走访记者发现,截至目前信发鲈鱼立体养殖基地总共设了60个标准化水桶,每个直径5米,每个桶配套了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鲈鱼的生活习性设置了合适的水温和流速,并实时监测水位、水质,自动进行补充。桶底部能够收集和清理鱼粪的智能设备,用于制作有机肥补给附近的樱桃大棚。据宋庆磊介绍,立体养殖基地占地面积仅为之前的一半,但鲈鱼养殖效率能直接提高3倍。科技赋能,立竿见影。
毫无疑问,时下在信发鲈鱼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多物种生物链小循环。鲈鱼养殖运用国际先进的循环水处理技术,产生的粪便经过加工后用于樱桃的肥料;产生的废水过滤后用于樱桃的浇灌,如此一来打通了“鱼樱共生”的循环发展路径。
由是观之,茌平区着力建设的多个现代农业项目,不仅成为茌平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更是展示鲁西北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橱窗。接下来随着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的纷至沓来。茌平区一定会抓住机遇,成为农业科技孵化的“高地”与产业兴农的“热土”。
【责任编辑:徐荣】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
- 07-11市场监管总局: 齐抓共管,健全
- 07-11山东新泰市市场监管局“你点我检
- 07-10食品安全更需要“内部吹哨人”
- 07-10山东博兴:“乔庄模式”产业兴农
- 07-10农业农村部 :把更多的带头人培
- 07-09关于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的
- 07-09农业农村部:多方面推动新式茶饮
- 07-09临沂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为外卖骑
- 07-09山东平阴食药两用重瓣红玫瑰的千
- 07-09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
- 07-09临沂河东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举
- 07-07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质量
- 07-04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
- 07-04市场监管部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等
- 07-04市场监管总局:对检测机构严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