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山东青岛:科技“慧”种地 智能装备“显身手”

食安山东网 2025-5-6 21:34:3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作者:韩萌 傅景敏 冯志

  机器当帮手、卫星当参谋,植保无人机智能施肥、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驾驶拖拉机高效作业、旋耕机自动避障……近日,山东省青岛市绿色增粮智能农机装备演示暨小麦“一喷三防”推进活动在平度市蓼兰镇绿色增粮先行区的田间地头开展,同步组织青岛市第三届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技能大赛,30余台(套)高端智能农机具现场演示耕种管收全流程机械化作业,这场现场会上,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云端”指挥,节水、环保、智能等特色突出,天地协同织就数字农网,智能农机守护沃野粮仓,为农民带来了增产“绿科技”。

  据悉,当前青岛市350多万亩小麦总体长势喜人,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目前已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5.5万亩,力争5月中旬实现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空中比武”竞技最强“飞手”

  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技能大赛,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旨在培养和选拔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实践活动。本届大赛由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参赛5支代表队的15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今天的决赛,上演了一场现代高端智能装备的技艺比武,展现了全市高素质农民的技能技艺,大赛采取“领队+技术指导”双保障模式,为每位选手提供全面服务保障。竞赛内容按照《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农用遥控飞行器安全技术要求》以及《遥控飞行喷雾机试验方法》等标准的要求设置,全面衡量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技能的舞台,植保理论素养和飞防操作技能得到全面考察。

  据了解,青岛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达2200多架,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70多家。本次竞赛的举办,不仅是对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培育“新农人”,加强农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有力推动。“与传统人工相比,无人机‘飞防’效率可提升50倍,农药利用率提高30%,亩均节本增效超200元。”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处处长徐振介绍,开展植保无人机操作手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让更多“飞防能手”脱颖而出,让无人机真正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

  “一喷三防”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

  开展“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指的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最终增加小麦千粒重。针对当前进入抽穗-扬花期的小麦生长、产量形成和病虫害防控的“黄金”期,做好适时用药、科学防治,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开展2025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制作有关“一喷三防”等小视频,成立了5个小麦重大病虫监测防控指导小组,分赴各区市开展田间调查、防控技术指导,开展“一喷三防”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培训专题活动,发放明白纸3万余份,培训人员1500人次。与此同时,全市组织千余名农技人员深入麦田查看苗情,针对小麦中后期可能遇到的“一虫三病”(小麦蚜虫、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向农户讲解麦田管理要点,抓准防治时机,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茎基腐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特点,集成一拌一喷两提三适技术模式,并在全市范围推广。由于防治措施到位,目前实地调查表明,今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对各区市小麦主要病虫监测,今年病虫防控情况整体较好。”青岛市农技中心植保部负责人王连刚提醒广大农户,要密切关注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暴发的危害。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锚定“稳面积、提单产、保丰收”目标,抢抓农时、科学施策、统筹推进,克服小麦旺长、苗情复杂等多重困难,促小麦苗情实现转化升级,目前全市小麦正处于孕穗期,总体长势喜人,当前距该市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多天,夺取夏粮丰收还要过干旱、病虫、干热风、烂场雨等多个关口,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财政补助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广大种植户抓住小麦生产关键期,开展“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既减少农户投入,又提高防治效果,促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受到农户的欢迎。今年,为了应对小麦生长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风险,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

  智能农机催生“慧种地”

  如今,随着智能化、数智化的发展,正加速打破传统农业在地域、时节、人力等方面的桎梏,让设施农业管理更智慧、生产更精准、增产更增收。此次演示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生产环节,现场展示推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辅助驾驶喷杆喷雾机、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小麦智能联合收获机、玉米穗茎兼收收获机等先进农机装备。装备有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田间自由驰骋,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据青岛嘉禾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东豹介绍,这台300马力的油电混动拖拉机,能够实现全程无人驾驶,在田间地头可以自动转向掉头,自主完成田间犁地、深翻、播种等作业,作业精度比人工驾驶还要高,是今年首次在青岛地区投入农业生产使用,也是青岛第一台油电混动无人驾驶拖拉机。

  绿色增粮,农机先行。近年来,青岛市聚力提升农业智能高端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提升农机装备作业智能化水平,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6%。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遥感卫星、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粮油作物的在线精准管理,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劳动投入成本。

  据悉,今年全市投入5万余台(套)农机具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包括基于北斗、5G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在内的大型拖拉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装备,让春耕春管实现从“汗滴禾下土”到“键盘指上走”的完美蝶变,当下,一幅科技春耕图正在青岛乡村沃野铺展。(韩萌 傅景敏 冯志)

【责任编辑:徐荣】



关键字:食安山东网
上一篇:山东海阳:“小大棚”种出“致富果”
下一篇:山东海阳辛安镇:小芋头种出富“芋”路